close















魯迅是第一位到仙臺留學的中國學生


2011年03月24日 10:23:19
 來源:

法治周末


【字號  收藏 打印 關閉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魯迅在仙臺的日子


  魯迅是第一位到仙臺留學的華人學生


  王 凱


  在關于日本地震的新聞中,我們經常聽到仙臺這個熟悉的名字。之所以說這是一個熟悉的名字,是因為有一位中國人非常熟悉的文學大師曾在這座美麗的城市求學,並且還留下一篇我們耳熟能詳的文字———《藤野先生》。當然,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,這位大師便是魯迅。


  魯迅是第一位到仙臺留學的中國學生,在仙臺醫專學習醫學。對于這個“第一”的身份,魯迅在文章中幽默地寫道:“大概是物以稀為貴罷。北京的白菜
運往浙江,便用紅頭繩係住菜根,倒挂在水果店頭,尊為‘膠菜’;福建野生的蘆薈,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,且美其名曰‘龍舌蘭’。我到仙臺也頗受了這樣的優
待,不但學校不收學費,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。”


  在魯迅的印象裏,仙臺的天氣是寒冷清冽的,“仙臺是一個市鎮,並不大;冬天冷得厲害”。在這個寒冷陌生的城市裏,給魯迅的生活帶來一抹亮色和暖意的是他的解剖學老師藤野嚴九郎。


  藤野先生1874年出生在日本福井縣一個醫生世家,曾先後在愛知縣醫專和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學習,1901年到仙臺醫專擔任講師,後升任教授。1904年9月,青年魯迅來到仙臺,成為藤野先生的弟子。這一年魯迅剛好23歲,比藤野先生整整小7歲。


  對于這位唯一的中國學生,藤野先生印象深刻:“周君(指魯迅)身材不高,臉圓圓的,看上去人很聰明。記得那時周君的身體不太好,臉色不是健康的
血色。”而魯迅對老師的描述也是栩栩如生:“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,八字須,戴著眼鏡,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。一將書放在講臺上,便用緩慢而很有頓
挫的聲調,向學生介紹自己道:‘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。’”


  藤野小時曾學過漢學,所以“很尊敬中國的先賢,同時也感到要愛惜來自這個國家的人們”。大概是因為這個緣故,藤野先生對來自中國的魯迅特別照顧,不但邀請他到家中做客,還親手為其修訂講義,把魯迅漏記、記錯的地方都添改過來,並用紅筆細細地注明。


  當時中日甲午戰爭結束沒幾年,一敗涂地的“大清帝國”理所當然地遭到日本人的鄙視,而中國“女人裙下的小腳,男人腦後的辮子”更是成為他們茶余
飯後的談資。在這種背景下,藤野先生對魯迅的照料自然引起了一些日本學生的憎恨和不滿,他們甚至認為藤野故意向魯迅泄露考試的題目。對于此事,魯迅在文章
中憤怒地說:“中國是弱國,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,分數在60分以上,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。”正在這時,又發生了那個著名的幻燈片事件———魯迅在日本
同學的歡呼聲中看見自己的同胞被當作俄國間諜槍斃,而旁邊卻站滿了麻木的中國圍觀者。


  這兩件事促使魯迅作出了棄醫從文的決定,1906年初夏,魯迅告別了藤野先生,離開了仙臺。臨行前,藤野贈給魯迅一張半身照片,背後寫著“惜別藤野謹呈周君”幾個漢字。

 近年來,有研究者認為魯迅當年之所棄醫從文,是因為成績太差的緣故,並且藤野後來也曾說過“在我的記憶中,(魯迅)不是非常優秀的學生”。魯迅在仙臺醫專的學習成績究竟如何呢?

  據周作人在《魯迅的青年時代》中記述:“在小林博士那裏又保留著1905年春季升級考試的分數單,列有魯迅的各項分數。”小林博士即小林茂雄,
是魯迅在仙臺醫專的同班同學,後來成為醫學博士。他保存的魯迅成績單內容如下:解剖學59.3分,組織學73.7分,生理學63.3分,倫理學83分,德
語60分,物理60分,化學60分,平均65.5分。


  對于這份成績單,在魯迅同鄉好友許壽裳所著的《亡友魯迅印象記》中也有同樣的記載,魯迅班上當時共有142名同學,他是第68名,位列中遊。作
為一名外國留學生,魯迅聽課、記筆記、做題均須使用日語,並且“仙臺醫專沒有教科書,參考書也很難見到,圖書館裏的醫學書籍和雜志也不可以輕易借閱”,在
這種情況下,魯迅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。


  離開仙臺後,魯迅與藤野先生一直沒有聯係。後來仙臺醫專並入東北大學醫學部,藤野先生因學歷不夠而去職,1919年回鄉行醫,1945年8月去
世。1934年,日本《岩波文庫》準備出版《魯迅選集》,編者徵求魯迅的意見,魯迅回信說:“我看要放進去的,一篇也沒有了。只有《藤野先生》一文,請譯
出補進去。”魯迅大概是想以此打聽老師的消息,而從藤野先生後來的回憶文字裏看,他當時確也讀到了這篇文章,只是因為“居住在偏僻的農村裏,對外面的世界
無甚了解,尤其對文學是個完全不懂的門外漢(藤野語)”,從而失去了與魯迅聯係的機會。


  《藤野先生》是1926年秋天魯迅在廈門的濤聲中完筆的,在文章結尾處他這樣寫道:“只有他(藤野先生)的照相至今還挂在我北京寓居的東墻上,
書桌對面。每當夜間疲倦,正想偷懶時,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,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。”魯迅去世後,據藤野家人回憶,藤野先生將一張刊有魯
迅照片的報紙高高舉過頭頂,隨後提筆撰寫了《謹憶周樹人君》:“據說周君直到去世一直把我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墻上,我感到很高興。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
的消息,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聯係上的話,周君會該有多麼歡喜呀。”


  師生之間這段穿越時空的對話,是兩國關係史上留下的最富溫情的聲音。從這種溫暖的情誼裏,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台中日本留學代辦 的頭像
    台中日本留學代辦

    台中YMCA日本留學代辦-詳細介紹福岡日本語學校

    台中日本留學代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